春风又绿黄土坡 慎终追远寄深情
西北的清明,向来是冷的。春已过了大半,风却依旧刺骨,刮得人脸生疼。人们裹紧了棉衣,在田间地头忙活着种药材。风吹过,卷着细碎的沙尘,吹得人睁不开眼。清明,正是种药材的好时节,黄芪、党参、当归的苗子得赶在谷雨前扎根,否则一年的指望就落空了。
在这里,清明不单是祭扫的时节,更是春耕的关键日子。天刚蒙蒙亮,农人就扛着锄头下地,一垄一垄地翻土,撒下药材种子。黄土高原上的土地贫瘠,但正适合药材生长,长出来的药材品质好,种一茬药材,埋下一年的希望,期待来年能买个好价钱。
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。”可在这里,种的是药材,治的是远方城里人的病,养的是山里人的家。风沙也阻挡不了忙碌的身影。手冻得通红,可地里的活儿不能停,毕竟'清明不种,一年白忙'。
这里的清明,没有'雨纷纷',只有风萧萧。可就在这干冷的风里,思念却像黄土下的种子,悄悄扎根、生长。活着的人忙着播种,逝去的人化作春泥,滋养着这片土地。
清明,是祭奠,也是新生;是离别,也是守望。在这片苍茫的黄土高原上,人们用最朴素的方式,诠释着最深沉的情感——活着,就得种下希望;走了,也要被记得。
风依旧冷,可春天终究会来。
图片来源于素材库